【新语说书】或许未来人正在注视着我们
发布日期:2025-02-02 14:53    点击次数:71

读一部短篇科幻小说的合集会是什么样的感受?过瘾。

试想想,以前读科幻小说时,作者多把未来定格在2000年以后,按照时间来测算,2000年以后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飞速发展,越来越多超乎人们想象的事物会出现在我们眼前,成为现实。而如今真正走进2000年的人们,正在感受着改变,一些科幻迷们又开始憧憬2050年,甚至更远的未来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编者乔纳森·斯特拉罕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他将自己喜欢的科幻小说汇集成册,直接提供给喜欢科幻小说的读者们,让大家可以一次性阅读到不同国家,不同作者创作的关于时间旅行、未来战争、探索宇宙,以及科技创新、气候变化等相关领域的再思考。足以颠覆我们的想象空间。

短篇科幻小说不同于长篇科幻小说,短小精悍,必须在短时间内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或者引起读者的反思。喜欢科幻小说的读者不仅要感谢这些脑洞大开的作者,更要感谢乔纳森·斯特拉罕,是他编辑的《模糊边缘》让我们一次过足科幻瘾。

乔纳森·斯特拉罕是一位在科幻、奇幻等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作家、编辑和出版人,1964年出生于英国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1968年随家人迁至澳大利亚西部的珀斯,1986年毕业于西澳大利亚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0年,他与人共同创办了《幻景:澳大利亚科幻与奇幻杂志》,并担任联合编辑和联合出版人至1999年。1997年,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的《轨迹:科幻领域报纸》担任助理编辑,1999年初回到澳大利亚后继续为《轨迹》杂志撰写评论和进行文字编辑工作。

他19次获得雨果奖提名,2010年因编辑工作获得世界奇幻奖(专业类),其编辑的选集4次获得轨迹奖最佳选集奖、7次获得奥瑞丽斯奖,还曾获得威廉·阿特林评论奖、澳大利亚国家科幻大会的“迪特马尔奖”和彼得·麦克纳马拉成就奖等。

主导编辑了70多本书,包括著名的《年度最佳科幻》与《年度最佳科幻与奇幻》系列文选,还编辑了《魔龙之书》《生而服从:机器人故障指南》等主题各异的选集,涵盖了众多知名作家的作品。

《模糊边缘》是乔纳森·斯特拉罕精心挑选的最佳短篇科幻小说选集,汇聚了28位才华横溢的科幻作家的奇思妙想。这部2020年的作品,以上下两册的体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无限可能的科幻世界。

一、书籍的整体架构与特色

翻开《模糊边缘》,每篇故事开头的作者简介,仿佛是一扇扇通往不同作家创作世界的窗扉。通过简短的介绍,读者能快速了解作者的背景与成就,为阅读其作品增添一份期待。而引言部分对科幻的阐述,恰似一把钥匙,为读者开启了理解后续故事的大门,引导着我们以更敏锐的视角去捕捉每篇作品中科幻元素的独特魅力。

这部选集涵盖了众多主题,从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到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从探索宇宙奥秘到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几乎无所不包。这种丰富性使得《模糊边缘》不仅仅是一本科幻小说集,更像是一部反映人类社会、文化与未来想象的多棱镜。

二、触动心灵的故事与深度剖析

书籍的力量与人性的温暖。首篇《美国尽头的书店》便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纷争与误解的黑暗角落。坐落于边境线上的书店,宛如一座坚固的堡垒,庇护着来自交恶两国的人们。店主莫莉和女儿菲比用图书化解了人们之间的争吵,让书籍成为了跨越仇恨与偏见的桥梁。在这个充满冲突的世界里,书店成为了人们心灵的避难所,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对和平与知识的渴望,以及书籍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它能治愈创伤,化解矛盾,重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黑色幽默背后的思考。《银河旅游业复合体》则以其黑色幽默的风格,为读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体验。外星人来地球旅游却意外身亡,故事围绕着旅游局工作人员塔维在掩盖真相与坦白之间的艰难抉择展开。结局的小反转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旅游行业、信息处理以及不同文化碰撞的思考。这种幽默与讽刺的结合,使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奇闻,更像是对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的一种影射,提醒我们在面对突发事件和利益诱惑时,应坚守道德与真实。

社会现实的科幻映射。韩松著的《潜水艇》以独特的视角将城里人和农村人的生活进行了科幻式的割裂。在这个故事里,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以及孩子们的成长轨迹都截然不同,一个在陆地上,一个在水面之下。这种夸张却又充满隐喻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阶层差异在科幻背景下的放大。韩松通过科幻的手法,将现实中存在的矛盾与隔阂以一种新奇的方式呈现出来,促使读者思考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现象以及不同群体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网络暴力与人性的黑暗。刘宇昆著的《思念与祈祷》则将镜头对准了网络暴力这一现实问题,通过一个大学女生在音乐节遭遇枪击案身亡后,家人想借助科技力量找到答案,没想到竟然遭受到网络暴力。作者从家人的第一视角出发,令读者深刻感受到他们的悲痛与无奈。女孩在网络上被肆意抹黑、娱乐化、妖魔化,这一切都源于人类内心的堕落。刘宇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网络巨魔动动手指就能摧毁一个家庭的残酷现实,让我们在为这个家庭感到痛心的同时,也对网络环境的治理与人性的底线进行反思。

多元主题下的精彩篇章。接下分享一下其它故事,《卡莉·纳》讲述了AI女神在学习中成长,并与网络恶意对抗的故事,探讨了人工智能在面对复杂人类社会时的挑战与应对。《鸟之歌》围绕哥哥自杀后安雅出现的幻觉展开,柏拉图的洞穴概念与虚拟空间的崩塌交织,引发了对真实与虚幻的思考。《树林画家》则将人类对自然的侵占与奥菲缇人的森林联系起来,揭示了破坏自然终将自食恶果的道理。《2059年,富家子弟依然顺风顺水》以基因平等计划为背景,对认知能力基因改造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揭示了社会阶层固化在科技发展下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等待这一周》中邦尼被困在生日这一周里循环,在看似荒诞的设定中,或许隐藏着对时间、命运以及人生意义的思考。《狼群》从搜救狗的视角讲述故事,新技术带来的恐怖谷效应以及强化狗与人类之间微妙的关系,让人耳目一新。《模糊边缘》通过卡门发现尸体展开,探讨了合作型政府和惩戒型政府的差异,以及主人公拯救所有人的美好愿望。《鲸落》中那只有好奇心的充电水母,通过鲸落回家的故事,充满了诗意与温情。《重逢》里马华对拉胡的回忆,以及他们对未来的假设,探讨了人与自然、科技的关系。《并非归途》中艾莎夫妇参观太空站时与地球失去联系,回家的执念成为故事的主线。

三、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模糊边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读者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科幻盛宴,更在于它通过这些故事,引导我们对现实世界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它让我们看到,科幻不仅仅是对未来科技的幻想,更是对人性、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模糊边缘》中的故事让我们提前审视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网络暴力、基因改造、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从而促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加谨慎地对待科技发展,努力寻找平衡与和谐。

同时,这部选集也展现了科幻文学的无限魅力。它以独特的想象、精彩的叙事和深刻的内涵,打破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思维的碰撞与心灵的震撼。它激发了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培养了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模糊边缘》以丰富多样的故事、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写作技巧,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科幻宇宙。无论是科幻迷还是普通读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与启示。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现实世界,又像一扇窗户,引领我们窥探未来的可能。